2018年巴伐利亚中文中心学校召开全校教学研讨会

2018年巴伐利亚中文中心学校召开全校教学研讨会
撰文:吴垠
 
       2018年4月28日,乘去年首届全校教学研讨会成功举办之势,巴伐利亚中文学校教师理事近30人沐春风再启程,聚首于风光明媚的国王湖畔,召开了本年度全校教学研讨会。研讨会由校理事会策划,全向明校长主持,校长助理李烨老师具体安排。与会教师就日常教育教学领域的实际问题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思路等议题,进行了多角度综合讨论。
      下午4时许,殷炯理事和施晓雷理事首先向部分教师介绍了学校最新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以手把手指导的方式,对到场教师进行了两小时左右的教学多媒体运用培训。
晚8点半,教学研讨会正式开始,会议历时近四个小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全向明校长首先对学校2017年教师研讨会的内容进行了简短回顾。去年,学校专题报告推出了写作教学的体会分享、教师参与网络远程培训活动和获得结业证书的情况介绍。作为首次全校研讨会,老师们济济一堂,打破年级组界限,对于如何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所遇到的困难畅所欲言,推动了全校性教学交流这一良好风气的形成。
       接着,宋超理事详细传达了第四届世界华文教育大会的主要精神。世界华文教育大会是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风向标,它对于海外华文教育的办学理念、目标设置、教学方式、检验标准、学校发展方向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本次教研活动中需要学习和领会的重要内容。通过宋理事的介绍,老师们了解到近年来,华文教育三化建设取得的具体成就。在国侨办的关怀指导下,华文教育标准研制初步完成,文化体验活动蓬勃发展,华文学校帮扶体系不断优化,华文教育基地建设扎实推进。由此,华文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均获得了长足发展:中文学校数量增多,学生规模壮大,教材实现了向高中程度的进一步延展,经过侨办各种培训,华文教师的整体素质也不断提高。这一切,皆反映出中文教育在海外的影响力持续扩大的事实。在宋理事谈及今年海外华文优秀教师的评选概况时,全校长特意对获得“海外华文优秀教师”这一荣誉的张瑛老师,吴垠老师,阳建英老师,王春萍老师表达了祝贺。宋理事传达精神后,杨美婷老师简要就荷兰中文教师在该国教育体系内获得认可的情况做了补充介绍。
        随后,胡继平老师和王春萍老师分享了她们在中低年级教学中的体会。
        胡老师的报告题为《浅谈海外少儿汉语课堂汉字教学策略》。汉字起源于图画,它的形态演变可运用于教学实践,帮助低年级学生加强理解和记忆。形近汉字间的有趣比较也有助于识字辨字。胡老师还介绍了网上的汉字Flash资源包和有关汉字形态演变的书籍。资源包能将笔画笔顺清晰地呈现出来,有助于初级学生对于汉字形态的掌握。字源解释类的书籍也可为教学提供便利。
        王老师在《我的教学经历和体会》的发言中,重点分享了朗读教学的心得。她重视名家美文的熏陶,也推崇机会教学,介绍了自己如何抓住学生对某雪天的浓郁兴趣,因势利导地实施诗歌《雪的快乐》的朗诵辅导,还以此课为例,谈到了如何为朗诵备稿,如何帮助学生正音,如何在朗读技巧上训练学生等方面的体会。王老师还将手机中的“笔记详情”这一配置对朗读教学的作用介绍给了大家。
        实景课堂系列课程是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联合小蚂蚁教学平台研发的新项目。杨美婷老师受全向明校长委派,负责联络这一项目。她在教研活动中详细介绍了这一课程的相关情况。它的主题范畴包括: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名扬世界的建筑工艺,雄伟壮阔的自然遗产和享誉全球的伟大发明。实景课堂的听课方式为集中听课和分散听课,集中听课可以享受与授课老师实时互动的优势。实景课堂的操作方式简单易学,对海外华裔而言,的确是了解中华文化的有效方式,但它对网速要求较高,还需提前定点预订。师生们目前还无法大面积参与其中。
        第二阶段,研讨会提出了三个主要议题:低年级教材改革,高年级教材改革和课堂纪律改善方式。老师们分为三组,热烈讨论,各抒己见。
        小组讨论交流之后,研讨会随即进入了第三阶段,即各组代表就议题作出简要总结发言。
        黄异理事首先代表低年级就教改议题发言。目前,中国教育部组织专家编写了最新版小学教材,低年级组就是否使用这套教材征求了老师们的意见。我校低年级教师普遍认为,人教版一年级新教材的确有益于增加学生识字量,提高阅读效率,但内容较多较难。结合我校每学年只有约30次中文课,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情况,老师们建议还是继续使用暨南大学小学版《中文》教材。二年级可删减一个单元,留出时间供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以夯实基础,扩充视野。同时建议将删减的单元归入三,四年级的教学中去。
        吴垠老师代表高年级就教改议题发言时,谈到了老师们对高年级教材的一些疑虑:目前使用的高年级教材有诸多优点,但与德国华裔生活联系不够紧密。按照一年五个单元的进度,此套教材到了高年级阶段,某些课文与学生年龄特征已不太相符,册与册之间由浅入深的递进关系亦不明显。因此,建议适当压缩11册,12册课文,增添初中版《中文》课文和教师自主选文内容,以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兴趣,更加有效地提升语言能力。教材需谨慎考虑内容如何增删,如何通过整合使原体系与添加内容间较自然地衔接。和国内同龄学生相比,海外华裔的语言基础相对薄弱,因此整改过程仍需重视学生字词积累的落实,避免基础的牢固性大打折扣。每一课需练习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虽依课文内容而定,但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因此建议将初中版的好课文列为教学阅读材料的一部分。从学校长远发展角度考虑,高年级教材需要在审慎的态度中逐步尝试新的可能性,不断推进改革。
        赵新颜老师就课堂纪律问题作了总结,提出了纪律维护是一个需要老师、家长和学校相互协调,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的过程。首先,老师要在上课之初明确规矩,划清界限,让学生知道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并严格执行。其次,要分析孩子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原因,是家长与孩子关系紧张,还是孩子不愿意学习中文;是教学内容枯燥、难懂,抑或是孩子自身好动不安分。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对于因自身原因不能控制行为的孩子,根据其年龄特点,低年级学生可通过表扬及适当的小奖励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亦可利用家长的权威,适当安排陪伴听课;中年级学生不宜过分依赖家长权威,可制定明确的奖励制度,或者找学校理事协助,培养其自律意识;高年级学生不适合经常找家长,需要跟他们讲道理,了解孩子所在乎的问题,或者请校理事协助,实施心理疏导等。对于实在屡教不改或者经医生证明患多动症等心理疾病,严重影响课堂秩序的孩子,可以依据学校相关条例,予以请退。总之,“设规矩—奖励—疏导—警告—惩罚—理事会协助—请退”,是一个可行的途径。
         研讨会从28日下午进行至次日凌晨,仍有不少话题令老师们深感意犹未尽。对海外中文学校来说,教学研讨不仅能起到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的效用,还是一项凝聚人心,促进合作的团队建设工程。坚持这一活动,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有利于进一步助力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本次教研活动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校理事和教师们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巴伐利亚中文中心学校发展至今,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与这支高素质的队伍密不可分。相信,交流分享与积极畅言的良好氛围,必将有益于学校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